大爺胃部穿孔命懸一線 微創(chuàng)手術妙手回春
68歲的朱爺爺幾天前吃了生冷食物后出現上腹部灼燒樣疼痛及全腹無法忍受的刺痛,四肢乏力大汗淋漓,被家人緊急送到我院急診中心救治。“當時,患者面色發(fā)白、嘴唇干裂,蜷縮著身子不斷呻吟。醫(yī)生給他體檢時,一碰他肚子就喊痛,全腹肌緊張,硬如木板,考慮是‘消化道穿孔’。”急診醫(yī)生說道,因病人根本無法自行行走,醫(yī)護人員只能用推車送病人完成CT等各項檢查,最終檢查結果確診是“消化道穿孔”,既往有“慢性消化性潰瘍”病史10余年,立即將其收住入普外科病房。
普外科周旭陽主任介紹,患者的一系列病癥是由于胃內食物殘渣、氣體通過消化道上的小孔,滲漏到腹腔里引起的“腹膜刺激征”。
“考慮到患者消化道穿孔已經出現了感染性休克前期癥狀,如果不及時搶救的話會危及生命,所以我們立即組織手術,為朱爺爺施行‘腹腔鏡下胃腸穿孔修補術+腸粘連松解術’。”從臍部穿刺鞘管置入腹腔鏡,術中見肝下緣及腹腔邊緣大量黃綠<色液體,并有多處腸粘連,腹腔內可見多處有白色膿苔,胃竇部前臂見一大小約1.5cm*2cm的穿孔,用2-0#可吸收縫合線間斷縫合穿孔部位,用吸引器抽吸腹腔內黃綠色液體后,用電凝鉤分離腸道粘連部位。手術順利,麻醉滿意,術中出血僅約20ml,術中補液1500ml。
所幸,經過治療,朱爺爺病情已經穩(wěn)定。在普外科調理,直到恢復良好后痊愈出院,患者及家屬非常滿意。
三餐飲食需規(guī)律 定期體檢有必要
據了解,朱爺爺的三餐飲食素來不規(guī)律,有時候忙到下午1點多了才能吃上午飯,而且也是匆匆扒拉幾口飯,手術2天前,在外散步的朱爺爺突然出現了肚臍周圍一陣陣的疼痛,還伴有惡心、嘔吐,嘔吐物是一堆在胃里還沒消化完的食物和咖啡色的黏糊糊的液體。正值“秋老虎”期間,朱爺爺自認為是在室外太熱“中暑”導致,并未在意。
次日下午,病情愈加嚴重,胃口愈來愈差,還拉了兩次柏油樣大便,朱爺爺還是認為是中暑后消化不良引起,依舊沒有去醫(yī)院就診,一直到晚上,病情更嚴重了,才被家人送到醫(yī)院。
普外科主任周旭陽提到
根據胃穿孔的位置、大小和穿孔邊緣組織,考慮患者是胃潰瘍導致的穿孔。所謂胃潰瘍,是指胃腸黏膜被胃消化液自身消化而造成的超過粘膜肌層的組織損傷,部分患者可無癥狀,或以出血、穿孔等并發(fā)癥作為首發(fā)癥狀,就如上述病人自述既往沒有任何癥狀,也未曾進行過胃鏡檢查。而胃鏡檢查能直接觀察到被檢查部位的真實情況,更可通過對可疑病變部位進行病理活檢及細胞學檢查,以進一步明確診斷,是上消化道病變的首選檢查方法。
醫(yī)生建議40歲以上不管有沒有消化性疾病癥狀,都應每年做一次胃鏡檢查。